五老风采

绵阳市“五老”风采——陈竖琴

2022-10-09 14:38文章来源: 关工委
字体:【    】 打印

陈竖琴65岁,中共党员,原绵阳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绵阳市一元爱心协会创始人之一,先后任协会会长、总督导,市“五老”工作团爱心工作团团长、绵阳市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COO)“永续”项目(由教科文组织批准,CID实施的30年教育扶贫项目)咨询委员、阿里巴巴“正能量合伙人”。

一元复始

“可不可以成立一个跨领域的公益慈善组织,整合资源,为灾重建服务?

“5.12”大地震次年6月的一个星期天,陈竖琴在一个由公务员律师、医生、文艺工作者组成的读书会上提出这个建议, 由一群体制内人士的发起成立的一个体制外公益组织,_绵阳市一元爱心协会由此诞生一元爱心这个名字则寄托了他们对四川灾后重建的期盼和誓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一元爱心协会是绵阳市首个在市民政部门依法注册登记的民间NGO,协会以关爱儿童、关注贫困山区和遭遇重大自然灾难地区的困难群体、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主要服务內容。现有社工队伍一支,会员200余人,志愿者近千人,迄今,通过协会参与志愿服务的大专院校学生和爱心人士逾十万人次。

一元善行

早上6点,一元爱心协会所有会员的手机会准时收到一条短信,这是陈竖琴同志为协会策划的第一个项目“一元善行项目发来的“一元爱语”“一元善行”项目采取倡导大家每天捐出1块钱的形式,用于资助地震重灾区的孤老病残和贫困大学生陈竖琴认为,并非人人都是富翁,但人人都有爱心。每天捐出1元钱,不至于影响生活,也不会让家庭财政困顿,难在持之以恒。“一元善行”正是一个合适的通道,引导每一个人把爱心变成持之以恒的平常心。因此“一元善行”不仅是助人,也是一种自我修炼。

“一元善行”项目启动后,参与者从最初仅60余名会员,增加到现在的600人,十二年来,项目累计募集善款20余万元,为上百名前进路上的困顿者和贫困学子带去切实的支持和陪伴。北川中学学生洋洋(化名)父亲在地震中遇难,洋洋与母亲相依为命,2010年8月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4900元学费难住了她。母亲拿出国家补助的灾后重建款说,“孩子,家里的房子不修了,你去读书”。通过家访证实这一信息后,协会给洋洋批了6000元启程助学金,用于学费、车费开支,这是“一元善行”项目中单笔最高金额的救助金。洋洋顺利跨进北大校门,不久就加入了北大志愿者队伍。

涪城区贫困学生金凤姐弟在“一元善行”的资助下,姐姐得以顺利完成高中、大学学业,今年7月弟弟以771分的中考成绩进入重点中学,也在“一元善行”专款支持下顺利入学。

十二年来“一元善行”项目先后资助了安县高川、茶坪的孤残群众200余人,资助了青海玉树五福养老院86位老人和平武木座、虎牙藏乡小学。其中,对青海玉树大地震后无家可归的86位孤寡老人每年资助1万元一直持续至今,多位贫困大学生得到“一元善行启程助学金资助。

儿童关爱

由于生活和工作经历,曾当过知青、乡镇党委书记的陈竖琴同志对农民和农村怀有深厚感情。投身公益后,她始终把目光聚焦在农村,把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学生、残疾儿童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指导协会先后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夏令营,在山区县开展“贫困学生营养餐” 、“贫困学生助学”,为藏族自治乡学童举办“暑期萌芽班”、“村学舘”,同时以小学生为对象开展“儿童防性侵教育”。

迄今,通过留守儿童之家获得成长陪伴的学生逾千人。夏令营的学生超过2000人次。“儿童防性侵教育课程在全市多个县区小学开展,其中平武、安州达到全覆盖,总人数逾2.5万。

四、留守儿童之家

第一个留守儿童之家 建于2001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打工潮”的高涨,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已是全社会共识。但是当时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基本是一个模式:逢年过节送书包文具、再贴心一点送张电话卡让孩子可以给爸妈打电话。但是,亲身的工作经历使陈竖琴意识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并不是送书包、电话卡那么简单,心灵陪伴和情绪疏导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最大需求。

2010年5月,由她带领的志愿服务队一行30余人进入涪城区玉皇中心小,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家访之后,“玉皇家园”正式挂牌,入园孩子62人,几乎都是差生、问题学生。家园以学校为平台建立工作站,每个周末开展活动,时间一天。这一天,孩子们一起学做饭,玩游戏、做作业,接受艺术教育。家园聘请优秀教师为辅导员,大学生志愿者、爱心人士担任特约辅导员和“爱心哥哥姐姐”,对亟待关爱的孩子一对一陪伴。和活动费用资金则通过爱心企业和社会众爱解决。

事实证明: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变化,只在不经意间。

2011年冬天的一个周末,时任市委副书记张锦明去“玉皇家园”看望孩子们,听说上周的家园活动是参观北川老县城、科学家公园和监狱,她问孩子们的感想是什么。一个孩子回答,参观了北川老县城,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要懂得珍惜。另一个孩子回答,参观了监狱,感到自由太可贵了,长大了一定要遵纪守法。这样的感悟出自于孩子,张锦明有些震惊,以为是提前“排练好的”。后来才知道,那两个孩子,一个的父亲刚病逝,另一个的父亲因为违法被判刑。

2012年六一,“玉皇家园”组织孩子们开展圆梦之旅,让孩子们写下一个心愿,请爱心人士帮助他们实现。 “爸爸干活太累了,我想给他一个按摩器。”“奶奶身体不好,我想让她喝上牛奶……”这些心愿,想到的都是亲人。而就在不久前,对父母和守望在身边的爷爷奶奶,他们大多数的态度还是回避、漠然甚至怨恨……

家园关爱和温暖的,不仅仅是留守儿童。还有一个故事,与家长有关。

玉皇家园的四年级学生小琳患有腭裂,协会决定出资为她做手术,绵阳中心医院免去了手术费。但是,孩子的母亲离家出走,在外打工的父亲不愿回来。因为奶奶病重,父亲才赶回来,进医院碰上女儿手术。正是暑期,天气酷热,志愿者海棠每天一下班就去医院陪小琳,自己满头大汗却给小琳打扇。这一幕,感动了孩子的父亲。小琳出院那天,他给陈竖琴和海棠发去短信,“感谢你们的关心,我一定让女儿记住,长大后也要做志愿者,去关爱别人”。

家园,是憧憬;家园,是梦想。2012年3月,童缘杨家家园启动。再后来,涪城区金峰家园、石洞家园,安州区安心家园…十年来家园始终如一守住初心,成为一茬茬孩子们成长路上有温度的怀抱。

让陈竖琴很欣慰的是:这个家园,孩子们喜欢,学校满意,爱心人士满意。而整整十年,资金没问题,志愿者队伍没问题,也是她最大的欣慰。

五、守护生命

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为农村学童守护生命。是陈竖琴和她的服务团队们在志愿服务实践中获得的一个共识。

针对身为家长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孩子缺乏应有的人身保护,尤其是山区和偏远乡村,儿童受到性骚扰甚至性侵犯危险系数增大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加之国人的传统观念忌讳对小孩子灌输性教育知识,因此农村儿童在防性侵方面的自我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几乎为零,而一旦遭遇性的后果则家长和孩子都无法承担。为此,陈竖琴通过向我市儿童精神科专家求助,在其支持下与绵阳市三医院儿童心理科团队联合开展可行性调研,同时广泛学习北京、广州、全国妇联等相关机构儿童防性侵教育的经验,组建专业化社工团队,结合本地实际,自成体系形成“一元爱心女童保护”项目课程。课程以各学校为实施地,以上课、玩游戏、做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对不同年级年龄分段开课,向孩子们讲授基本的生理知识、自我保护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项目实施团队发现,儿童防性侵教育不仅对孩子们有用,对家长、对老师的启发和教育意义同样很大:不少家庭甚至教师也不具备这方面的常识,以至一些人的行为客观上形成了对儿童的性骚扰而不自知。针对这一实际,协会将课程对象扩大到家长和教师群体,将女童防性侵教育扩大到全体小学生,同时结合防火、防地震、安全用电等全方位生命安全教育,为农村学童的安全成长提供智力服务和精神支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的努力得到很好的回应。

2017年,“一元爱心女童保护”项目被平武县人民政府购买服务,全县22所小学上万名学生接受了防性侵教育。2019年,与一元爱心协会长期合作捐资的爱心企业成都市交通油料公司为安州区全区小学生购买了这项服务。目前,这一项目在成都交通油料公司的支持下,正在涪城、游仙多所学校成功展开。

六、服务乡村振兴

当一元爱心协会为孩子们送手套围巾的车开进平武县水观小学,与上百名孩子见面那一刻,团队里不少人流下了眼泪_孩子们的冻得红肿发亮_平武的冬天怎么这样冷?因了这个细节,陈竖琴把协会扩展服务的关注点放到了绵阳市最边远的山区平武县。

自“5.12”以后,在市委主管机关的大力扶持和有效管理之下,绵阳市民间公益性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服务领域广泛,成效显著。但是由于平武县位于大山深处,志愿服务成本太忘,而民间组织客观上人力财力薄弱,所以外地公益项目在这里颇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困窘。

一元爱心同样势薄力单,敢不敢、能不能进平武?陈竖琴颇感踌躇。正在这时,绵阳日报部主部的童拥军记者给她送去了厚厚一摞照片和资料,有攀爬在崎岖山道上贫困学子,有敬老院老人,还有四面漏风的民居。看着脸上长满冻疮,就着一碗青菜汤吃饭的孩子,她感觉心被攥得生疼。一个月后,她带着十余名会员们去到平武与松潘交界地的水晶镇和虎牙藏族乡,慰问学校敬老院的同时进行实地考察和讨论,最终,协会理事会一致决定:把平武县作为协会志愿服务的重点区域。

2013年,发起“平武县贫困学生爱心营养餐爱心联盟” 。在先后5次邀请市营养学会专家一道深入平武,针对学生实际,因地制宜进行营养配餐。前期筹备就绪,陈竖琴率队到市关工委汇报情况,与关工委、绵阳人民广播电台共同发起“平武县贫困学生爱心营养餐爱心联盟”。数十家企业和社团,上千市民踊跃参与活动,平武5所贫困山区学校因此获得每天一餐的营养餐捐助,受助学生达500余名。

深受学生们欢迎的“营养餐”一直延续到国家“蛋奶工程”的全面实施。

2014年,实施平武县“一元爱心贫困助学”项目。

项目以“爱心1+1”方式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展开,由爱心人士出资,协会社工团队实施考察、督导、信息反馈和对受助学生的心理关怀。迄今项目仍在进行中,受助中小学生超过500人。

2016年,以通过对留守学生进行成长陪伴为主旨“童伴”项目在平武水晶镇中小学实施。

2018年,一元爱心“村学馆”、虎丰乡贤文化建设”项目落户平武县虎牙藏族乡。

由一元爱心主导策划,协助建设的“美丽乡村微博物馆”,不仅让虎牙人重温自己民族文化,而且成为老百姓聚会议事的“乡贤堂”;由协会引导实施的“乡贤文化建设”项目不仅为虎牙乡虎丰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挥精神引导和抓手作用,而且催生出平武县首个由农民自己出资合股举办的药业生产合作社。目前,合作社的药材生产基地已扩大至300亩,成为虎牙乡公司带动农户的先进典型。

2019年,由村学馆选拔出的六名生长于大雪山下,有的连县城都不曾去过的孩子应邀豋上联合国“世界舞蹈日”舞台,带去了虎牙藏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牦牛舞,让世界为之惊艳。

2020年,“村学馆”和“爱慈传家”项目落户平武江油关镇党家沟村。

在“村学馆”,陈竖琴老师读孩子们学习北宋人咏平武江油关的古诗:

满耳江声满目山,此身不似在人寰。

民有古意村村静,吏束刑书日日闲。

鼓励孩子们传承“古意”,热爱家乡。

针对“爱慈传家”项目举办“陈老师讲堂”,通过微信群向村民传播中华民族优秀家教家风。由于课程短小精炼“接地气”,深受村民喜爱,目前协会已将文字讲座变成有声讲堂在会员中转播。

弘扬中华好家风

“大众国学”是一元爱心坚持十年的品牌项目,溯其源由,陈竖琴是项目发起者,组织策划者,更是身体力行,十年如一日坚守讲堂的老师。

绵阳市铁牛广场是我市最富民间文化特色的广场,也是普通市民最钟情的活动场所。2011年,陈竖琴在广场所在的天青苑剧场里以《当代公民道德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为题举办首场社区讲座,为大众国学进社区活动开局。此后,活动每周一次,围绕孝敬父母、和睦家庭、和谐社会等内容,放映国学题材影片,免费赠送国学书籍、光碟。

2012年,联手绵阳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一元爱心大众国学讲座”。在市委副书记张锦明同志鼓励支持下,配合我市文明城市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大众国学”面向500万听众在绵阳人民广播电台开播,很快成为绵阳电台高收视率的节目之一。

2014年,一元爱心少儿读经班、经典阅览室落成。

以城区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国学讲堂,以广大市民为服务对象的经典阅览室在铁牛广场泗王庙内展开。依托讲堂,各种专题讲座、大学生成人冠(笈)礼连续多年在此举行,“大众国学”不仅已成为市民熟知的公益项目,也是全省公益界一个独具特色的公益文化品牌。

至于在“一元爱心国学讲师团”中“教龄”最长的陈竖琴老师,无论是应邀出国开中国文化讲座,还是上电台进学校下乡村,十年来她都坚持一个话题:家教家风。问其原因,她说:总书记说过,家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一元爱心既是大众国学,得从家教家风起步,为改变世风,复兴中华服务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