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雅安市关工委开展“百场宣讲、千场微课”推动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022-10-20 11:29文章来源: 关工委
字体:【    】 打印

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雅安市关工委高站位、早部署、快行动,在发挥“五老”优势、建好宣讲队伍、传承红色文化、丰富活动载体上下功夫,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百场宣讲、千场微课”活动,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一、提高政治站位,采取“三早”行动

2021 年,市关工委把党史学习教育列入全年关工委工作重点,写进工作要点,加大考核权重。3 月初向市委报送的《发挥“五老”优势加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建议》,被省委办公厅《省内要情》刊用,省委彭清华书记作出批示。3月下旬下发《雅安市关工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雅关委20215号)文件,提出目标载体,细化工作安排。

一是早学习,强化关工委组织政治自觉。市县乡三级关工委以班子会、学习会、专题会等形式,组织“五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部署,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强化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早研究,谋划学习教育重大活动。结合 3 月全市“大走访、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市关工委先后深入县区、乡镇、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调研工作,听取基层意见建议,并通过召开主任办公会议,集思广益,研究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方案和活动载体,决定以学习“四史”为主要内容,面向青少年开展“百场宣讲、千场微课”为主要载体,以诵读一段党史故事、参观一次红色遗址、观看一部红色电影、传唱一首红色歌曲、撰写一篇学史征文、参加一次学史演讲的“六个一”形式为主要抓手,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学党史、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

三是早部署,细化学习教育目标任务。4 15 日,召开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暨“五老”宣讲骨干培训会,全面安排部署关工委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邀请优秀“五老”宣讲员作示范宣讲。5 12 日,召开全市“五老”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会,组织市、县(区)两级关工委班子主要成员及“五老”党史宣讲骨干参观红色革命遗址,现场“微党课”教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实见效。

二、打牢工作基础,下足“三好”功夫为确保学习教育顺利开展,雅安市关工委在建好宣讲队伍、编好学习读本、用好红色资源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五老”育人主力军、党史育人主旋律、基地育人主平台三大作用,做到有人员、有资料、有场所,做细学习教育基础工作。

一是建好一支宣讲队伍,形成“五老”育人生力军。注重利用“五老”“活教材”的人力资源优势,市关工委迅速组建了以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表达能力强,熟悉党史及雅安红色文化的“五老”人员为骨干,以党史专家、德育老师、红色教育阵地讲解员为补充的党史宣讲队伍,并对 28 名市级“五老”骨干宣讲员开展学习培训。目前,全市共有“红色传承 助力成长”“启明心”“红色信使”“汉藏双语”等“五老”党史宣讲团(队)9 支,汉源县还组建了 1 25 人学生宣讲队,365 名“五老”宣讲骨干活跃在基层、学校和青少年身边,汇聚起了“五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新生力量。

二是编好一套学习读本,唱响党史育人主旋律。结合青少年的接受能力和阅读特点,各级关工委在组织老党史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认真编写党史宣讲提纲的基础上,联合市、县党史研究室专家挖掘地方红色文化,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纲,融入雅安地方发展史、红军在雅安历史及抢渡安顺场 18 勇士、英雄卫士胡长保、少年英雄赖宁、飞将军乐以琴等英雄故事,编撰了《雅安红色记忆》《雪山丰碑》《芦山县红色小故事》《天全县青少年党史学习资料》《闪闪红星照我行》等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读本,并已向全市各中小学校免费发放 2.3万余册,这道主旋律精神大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

三是用好一批红色资源,搭建基地育人主平台。雅安作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全市各级关工委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育人铸魂的主平台作用,协调宣传、文体部门,免费向青少年开放红色场馆,联合教育局、团委和学校开展“红色走读”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到安顺场纪念馆、夹金山纪念馆、天全红军村、百丈关战役纪念馆、红三十军司令部旧址、“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胡长保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遗址遗迹打卡参观,让他们在历史回放、现场感受、实地体验中学习革命历史,了解党史文物,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精神洗礼,确保收到青少年学史于有形、润物于无声的效果。

三、创新活动载体,增强教育实效

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百场宣讲、千场微课”党史学习教育,深化“老少同台”红色文艺主题展演,寓教于乐、贴近生活,努力提升主题教育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2021 年,全市关工委系统共组织开展党史学习宣讲 1027 场次,参与青少年9.42 万人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起到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良好实效。

一是举办百场宣讲,提升主题教育的吸引力。注重突出学习教育的思想性、故事性,坚持思想灌输、故事引导相结合。组织“五老”宣讲队伍深入校园、企业、乡村、社区,走进青少年面对面交流宣讲,推动落实百场党史主题报告。活动中,“五老”宣讲员围绕党的奋斗历程、重大历史事件、英雄人物故事、雅安本地党史等主要内容,根据不同年龄对象,采取不同讲述方法,选取新颖叙事视角,用活泼的语言、生动的描述、真实的故事,把党史知识植入青少年脑中,将革命精神刻入青少年心灵,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血脉,不断提升主题教育的感召力。

二是组织千场微课,增强主题教育的感召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兼顾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水平,利用红领巾主题队会、团日等,邀请“五老”进校园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给“00”后讲党史,形成校园党史“微课堂”。利用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参观、读书活动、夏令营冬令营等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依托全市 178 个基层关爱活动室阵地资源,按照每月一场“党史微课”的要求,将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活动室红色讲堂、多彩课堂,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其中,雨城区关工委联合中小学校开设“红色微课堂”,名山区、芦山县在红色研学基地讲解红军微故事,荥经县、汉源县开展清明祭扫英烈墓、“红心向党〃礼赞百年”经典微诵读,宝兴县打造的学校“党史墙”微课走廊成为校园靓丽的“红色风景线”。

三是开展“老少同台”文艺展演,扩大主题教育的影响力。发挥市关工委合唱团百名老年文艺工作者优势,开展“老少同台”红色主题文艺展演。进校园与青少年一起编排红色舞蹈、传唱红色歌曲,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丰富未成年人文化生活,帮助青少年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形成老少同颂、老少同乐的良好氛围。认真组织参加省关工委关于庆祝建党100周年——四川省老少牵手书法、诗歌、散文征文活动,广泛动员投稿,联合市老年书画协会开展书画艺术进校园。活动共收到征文作品3300 余件。在全市中小学校组织举办万名学生党史答题、学史征文、学史演讲等活动。雨城区、天全县开展了 100 年党史知识竞赛,宝兴县开展了“嘉绒孩子话党史”故事大王比赛,名山区举办了学生党史手抄报比赛,石棉县举办了“新时代好少年〃童心向党”朗诵比赛,芦山县开展中小学生“党史我来讲、红色照我心”演讲比赛,在全市青少年中掀起了比学赶超、以赛促学的学史热潮,点燃青少年学习党史的热情,加深对党的认知,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让他们在展示风采中成为党史学习的主讲人、党史故事的撰稿人,不断扩大主题教育的影响力。

浏览次数: